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我市新型智能农机设备研发推广应用的几点建议》(第DH08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宁市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2025年利用中央、自治区下达我市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1737万元,补贴企业和农户购买智能、高效、环保型智慧农机。落实安博体育在线登录“桂惠贷—设备更新贷”产品,基础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贴息期限最长1年,1年以内的贷款按实际使用天数贴息,企业每户每年可累计申请贴息金额最高100万元,历年累计贴息金额最高200万元,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经营组织,淘汰老旧农机,推广应用先进智慧农机。
将依托驻邕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利用市本级农业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基于边缘智能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猪舍装备研发与示范、基于AI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的农业物流无人机智能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移动式甘蔗高效分步除杂工艺及配套设备研究与应用推广等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加大智慧农机研发、推广,解决适合我市丘陵山区智慧农机技术性问题,补齐智慧农机装备短板,加快智慧农机科技成果转化,降低产业化成本。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截至2024年底,南宁市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33.116万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面积7.3万亩。进一步完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创建自治区级(含)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85个,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的水果面积约110万亩,陆基养殖池已达20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2600多家。推动智慧农业建设,推进AI赋能种业、水果、生猪、禽蛋、渔业等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在横州市广西慧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助AI技术降低茉莉花种植的虫害发生率,利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构建监测预警系统,通过AI算法识别病虫害早期症状,并结合环境数据预测风险、及时预警,发现异常时由系统提供防治方案。在隆安广西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I技术建设智能蓝莓种植基地,通过数据采集器将大棚里的肥料浓度、水的pH值等数据传回智控系统控制室,随时掌握蓝莓的生长动态和健康状况,为种植户及时掌握草莓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先进的摄像头与图像识别算法,AI巡园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识别出病虫害,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提高了作物的产值。在武鸣区鸣鸣果业有限公司建立沃柑果树数字地图管理系统,借助无人机航拍、卫星定位及GIS技术搭建作物数字管理地图,为作物赋予“数字身份证”,实时采集全维度生长环境数据,通过AI算法精准判断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自动调控自动化滴灌系统的水肥供给。在宾阳县利用无人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红外等遥感传感器获取不同波段的图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病虫害的识别和分布情况的监测,生成病虫害分布图,帮助农户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精准喷洒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工劳动,提高防治效果。西乡塘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利用AI技术在饲养管理及生长上应用,通过动态营养需求模型分析个体生长曲线、健康状况和环境参数,持续追踪动物的体重变化及生长速率,制定个性化饲喂方案,使料肉比降低0.15—0.2,每头育肥猪节省饲料成本约50元。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分析猪只步态、眼神、进食姿态等300余项行为指标,实时监测猪群行为异常(如扎堆、腹泻),结合生理数据预判蓝耳病、猪瘟等风险,系统预警响应速度提升至5分钟内,提前预警疾病风险,疾病发生率降低20%—30%,死亡率降低15%—20%。
制定南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在市本级、宾阳县、江南区和武鸣区面向农机手、农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实用人才等群体,开展智慧农业、智慧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实用技术及智慧农机的能力。2024年全市共举办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育班次51期,培育高素质农民2666人,其中围绕智慧农机和实用技术开设班次4期,培训人数149人。2025年以来,对横州市、宾阳县、上林县和武鸣区200人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升农民掌握和应用智慧农机的能力。
主办单位:南宁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单位: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45010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