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能农业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全流程跟踪式监测与管理,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重构。
目前,智能农业市场主要以数字平台服务安博体育在线登录和智慧种植为主,占比总和达67%,其中数据平台服务和无人机植保是两大主要应用场景,累计占比达75%。此外,智能化养殖和农机自动驾驶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近期,智能农业行业的重要动态包括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这两个文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应用导向等措施,加速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着力破解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各环节的瓶颈问题,大幅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智能农业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分析
智能农业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温室、精准播种机、植保无人机、土壤养分检测仪、智能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等。这些产品通过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智能农业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技术规范性、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以及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等方面。
智能农业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中游的农业生产过程以及下游的农产品加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此外,还包括农产品的销售、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以及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衍生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紧密协作,共同推动智能农业的发展。
目前,智能农业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像大北农、牧原股份、隆平高科等具有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也有众多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内展开竞争。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目前,中国智能农业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从地域上看,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智慧农业企业注册数量位居前列。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随着国家对智能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智能农业领域,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农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提供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智能化农业设备销售与租赁、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通过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精准管理、预测和分析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智能化农业设备的销售与租赁也是企业盈利的重要途径。此外,通过对海量农业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企业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种植计划和管理建议,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农业市场规模达到868.63亿元,同比增长约26.81%;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940亿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1000亿元。这表明智能农业正逐步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增长点。未来五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扶持,智能农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过去智能农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对智能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行业的发展;二是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智能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三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为智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将向精细化、集约化转变;三是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将协同创新发展;四是智能农业将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智能农业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关于中国智能农业行业的深度研究与分析,请参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精心打造的《2024-2029年智能农业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此报告将为您呈现详尽的行业前景预测、市场动态分析及精准的投资策略规划,助您把握行业脉搏,实现精准布局。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