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12年前毅然选择返乡创业的经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苗儿滩镇凤溪村的“90后”村党支部书记鲁敏至今仍十分感慨。“2013年以前,我在浙江开了一家理发店谋生,生活还算过得去。但父辈和土地打交道的身影,始终在我心里挥之不去。”鲁敏回忆道。思乡之情让他最终选择放下手中的剪刀,返回家乡拿起锄头种粮食。
凤溪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产业基础薄弱,留守的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鲁敏回忆,有一年,村里仅有的两头耕牛被偷,为了不误农时,鲁敏的父亲直奔县城购买了一台新农机,和几位村民一起从最基础的按钮操作学起,一步步尝试农业机械化作业。“看着父辈们的衣衫被汗水浸透,双手沾满油污,眼里却闪烁着光亮,我更加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并且下定决心要挺起腰杆做农业。”鲁敏说。
返乡后,鲁敏在父亲和其他村民的协助下,创办了龙山县帮富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组建起专业的农机作业服务队,不仅服务自己流转的300多亩农田,还覆盖了周边农户的400多亩散田。2019年,面对大米销路受限的困境,合作社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80余亩的稻鱼共生种养基地,推出“500元稻花鱼生态套餐”——精心种植的200斤生态大米,搭配稻田里自然生长的10斤稻花鱼。通过精准对接城市中追求健康食材的家庭,帮助村里种植的大米开拓了消费市场。
2021年,凤溪村“两委”换届期间,鲁敏经推选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凤溪村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串起产供销链条,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农业机械化和水稻绿色种植的发展新路径。鲁敏深知,粮食要稳产丰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他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尝试引进新品种,并开展试验示范种植。“做农业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一步一个安博体育网站脚印。”鲁敏介绍,为村里引进的水稻新品种需要在当地气候、海拔条件下试种一年,验证其适应性和品质后,再谨慎推广给农户。随着一步步探索实践,如今,合作社从统一优选良种、机械化插秧到集约化管理、统一品牌销售,形成了从种到销的“一站式”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2024年,帮富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入达到40余万元,带动凤溪村及周边农户人均增收500余元。
鲁敏介绍,下一步将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全村水稻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同步探索“耕种体验+农产品深加工+电商”发展模式,让更多村民共享现代农业的发展红利。(刘港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