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武义县坛头村地处武义江和白鹭溪交界处,因地势低洼,水流集聚于此,形如漏斗,人称“坛头斗”,塑造了大片天然湿地。眼下,正值暑期,这里每天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今天(8月13日)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就到坛头村去看一看。
记者来到浙江金华武义县坛头村后发现,有不少的市民和来自其他省市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草坪上早早搭起帐篷,约上三五好友,享受暑期生活。在不远处,还有很多水上运动爱好者,有玩桨板的,还有玩电动冲浪板、电动卡丁船等。每到暑期或者节假日,这个湿地就成了不少市民游客避暑纳凉、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这块湿地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景区,而是坛头村的一部分,通过航拍视角带领大家来看一看坛头村的全貌。坛头村的大部分建筑都集中在一块地势较高的区域,在村庄的东南侧是潘午潭,是游船和垂钓的好去处,附近是大片的农田和草地,在村庄的东北侧覆盖着近600亩的湿地,从空安博体育网站中视角来看,坛头村就是一个被绿色环抱的村落。
安博体育网站/contentimg/2025/08/13/2025081312372970017.png />
但是在十多年前,坛头村有一个外号叫作“垃圾村”,来看看它十多年前的样子,生活垃圾、工业废料遍地都是,源源不断的工业污水,加上村里的采砂场,河道淤塞严重,因为地势低洼,各种污染物最终都堆积在这里。村民告诉记者,当时鸟和鱼都看不见了。从2014年开始,当地投入1400余万元用于河滩整治,村干部和村民全员参与,完成清淤量70多万立方米,清理垃圾500多吨,在此基础上建设生态湿地公园、种植水生植物等,恢复滨水生态的方式,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600多亩的臭河滩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湿地。
生态变好了,垃圾废弃物越来越少,对于村民来说除了住得舒心、生活得安心,同样很直观的改变,就是原来那些垃圾遍地的地方可以种东西了。种什么呢?种水稻、种玉米,还有种当地历史悠久的荷花等等。从2023年开始,村里发展莲子产业,光是莲子的衍生产品就有莲子银耳羹、莲子饮、水果莲子等等,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双重体验的新零售模式,带动了村内不少就业岗位,年销售额突破500多万元。
当然,除了对周边环境的生态治理之外,行走在村庄当中,您就会发现这里的房屋表面旧、内核新。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当地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一方面避免大拆大建,节约了近百分之七十的成本;另一方面,给村民致富增收开拓了新思路,村中建起了古建筑风格的民宿。
村中的新民宿联合当地供电部门进行了全电改造,从源头引入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改造后单家民宿每年较传统模式将减少碳排放约20吨,绿色发展理念正逐渐深入村中每家每户的观念之中。从2017年到2024年,坛头村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经从最初的24万元增长到了192万元,短短7年翻了8倍,而这也正是绿色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