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种植历史,成就了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优质枣乡”的美名。国家税务总局喀什地区税务局根据红枣生产种植、产品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安博体育展纳税服务和政策引导,助力红枣产业在合规经营中快速发展。
“合作社既有自己种植的红枣,也有从农户手里收购来的,销售加工的时候可以掺在一起,开票和记账上可不能弄‘混’。”在泽普县昆仑北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枣园里,负责人刘福俊正拿着《红枣产业税惠指南》,给大家分享“合规”经营小TIP,里面标注着税务干部上门辅导时画的重点——“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合作社成员要单独设立账户核算”。
回忆起合作社成立初期,刘福俊认为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种植技术,而是不知从何下手的纳税申报。第一次收到税务局发送的风险提示时,刘福俊说:“税务局提示我们发票开具不规范,可能影响免税资格。”原来,合作社为了方便,把收购社员的红枣和外购的红枣混在一起开具了免税发票,违反了“自产与外购分开核算”的规定。
税务干部及时上门辅导刘福俊区分自产和外购业务,纠正了发票开具和财务核算上的问题。不仅向企业推送农产品购进抵扣、成本核算规范操作指南及税费内容,还通过涉农企业典型涉税案例,剖析合作社常见问题,深入浅出讲述因混淆免税范围,被追缴税款并处罚款的案例,引导合作社规范、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避经营风险。
合作社陆续吸引了70余户农户入股,形成“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新模式,还用160余万元税费红利,拓展红枣加工产线,形成集种植、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特色林果产业链。
从原枣到加工枣,从枣类食品到含枣食品,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不仅在枣类制品上做起了文章,更是转变思路,变废为宝,利用修剪的红枣枝制成菌棒,形成了枣木、菌棒、菌丝、有机菌肥、枣树的有机循环种植模式。
“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多高,而税务合规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长艳这样总结企业十余年发展的关键。
在2024年泽普县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凭借规范的企业管理、连续2年的A级安博体育纳税信用,在一众红枣加工企业中脱颖而出,与多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合规经营既为企业带来了长远发展机遇,也奠定了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的良好基础。2024年以来,企业享受农产品初加工免征增值税、深加工加计扣除等系列税收优惠近320万元,政策上的不断加码为企业轻装上阵提供了资金支持。
针对辖区内像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喀什地区税务局多渠道精准推送政策要点,让企业在吃透政策的前提下,有效防范错享风险,确保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并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及时推送企业发票开具不规范、申报数据比对异常、财务报表填写错误等提醒信息,帮助企业及时纠错,降低涉税风险,提升纳税信用。
喀什地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特色林果产业从田间到舌尖各环节涉税主体涉税事项的服务管理,助力红枣产业在规范经营中奋力驶入发展的快车道。